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加入好友

GR7715EENG4515

如果不能成為浩瀚的大海 文/吳宇彤 總想成為浩瀚的大海,能容納百川之水,一望而無邊際;總想成為高貴的牡丹,能綻放在花海之中,艷壓群芳;總想成為最高挺的松柏,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常青不衰。理想總是充實飽滿的,現實卻在人們的掙扎之中與最初的理想漸行漸遠…… 眼前的路似乎已走到了盡頭,其實一個轉身,人生才剛剛開始。 翻開歷史的卷軸,多少德才兼備之人空有學識與熱情卻無人賞識,壯志難酬。若不甘被歷史的波浪淹沒,何不選擇轉過身去,繞路而行,或許會找到一條“終南捷徑”。 官場上的腐敗像煙塵一樣讓他窒息,他毅然脫下烏紗,換上布衣,轉身走進田園,選擇與山野農耕為伴,自然炊煙為友。這一條路沒了混濁的世俗,沒了繁華的煙火,卻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和享受。他,就是拋開富貴,向往寧靜的詩人——陶潛。 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不肯用自己的才學換取妃子的笑靨,不肯把自己的才情埋沒于宮闕高墻之中。朝夕之間,他背上酒壺,轉身遠離京城,舉起酒杯,揮一揮衣袖,成就多少不朽詩篇。他,就是盛唐最為灑脫的才子——李太白。 面對電影里國人麻木呆滯的面容,聽著耳邊無情的譏諷與嘲笑,他開始深思自己選擇的人生目標,發覺手中的手術刀只能醫治受傷的軀殼卻無法治愈國人扭曲的靈魂!他毅然決定結束自己最初的道路,回到祖國,拿起能喚醒國民意志的“尖刀”,為民族生存而吶喊。他,就是用筆戰斗的勇者——魯迅。 倘若我們迷失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如暢想古今偉人,受益于他們的人生經歷,選擇另一條路,或許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幸運。 如果不能成為浩瀚的大海,那就變成潺潺小溪,流淌在山澗之中找尋自己的快樂;如果不能成為挺拔蒼柏,那就化身為幽幽綠草,為原野增添一抹自然的綠色;如果不能成為洶涌的巨浪,那就做一朵浪花,拍打岸邊柔軟的細沙。 花朵凋落不必覺得可惜,它只是墜入泥土之中,養護著植物的根脈。流星劃過天際,雖然僅僅一瞬時光,卻帶來無與倫比的風景。麥子青蔥不再,雖沒了勃勃生機,卻讓人充滿收獲的喜悅。 生活就是這樣,其實你轉過身去,就會看到另一番引人入勝的風景。 大海邊上石頭城 文/何存中 福建幾天的采風似乎都與長篇創作有關,給人的力度都是闊大與沉穩,闊大的是景象:崇山、大海、深港,還有抱成團客家的土樓和土樓四周的椰樹和蔗林。遙望歷史,福建是蠻荒之地,遷到此地的人們都是躲避戰亂和流放之人的后代。當然還有保衛海疆將士的后人。他們以獨特的生存方式在海濱立腳,創造著閩江流域和海峽兩岸的文明。福建的歷史其實是抗爭與創造的歷史。大海邊上的石頭崇武古城就是見證。崇武古城坐落在臺灣海峽邊的半島之上,緊靠著天然深港湄洲灣。 我們來到崇武古城那天,天晴得很好,很符合我的心情。陽光明媚,上照天,下照地,中間照人。一行人在導游的帶領下,從正門進去。這正門是為現在旅游新做的,鋼鐵的架子,架著門,門上架著字,字當然是標明旅游所到的地方。充滿著商業色彩。這不為奇,在現在中國所有招人進去的地方,都是這樣。只是進門之后長著一棵樹,這樹不是水泥仿的,是土地上所長的。這樹叫做刺桐。導游說刺桐是該市的市花,刺桐有個特色,花與葉不共生,長葉不開花,開花不長葉。世界上竟有如此不可協調的植物,有花無葉,有葉無花。構成如強烈對應叫人好生細想。大門里的那棵刺桐正是開花的季節,樹上真的沒有一片葉子,所有枝頭都綴滿了紅燦燦的花兒。艷如鮮血,如火如荼。 我向來不喜歡聽導游講。我知道導游所講的無非是書上所記的,加一些讓人提神的噱頭。我喜歡到一個旅游的地方買一本或兩本關于此地歷史和風俗的書,自己看,讓自己置身于想象和體會之中,這才是真味。可惜找遍此地所有買旅游紀念品的地方,竟然有品沒有書。好了,讓團隊隨導游去吧。我需要一個人獨自漫游,品嘗那山,那海,那風,那云。我需要獨自一人抬頭看天,低頭看地。抬頭看天,天上有流動的云,那云是清新的,隨風流變,它告訴我,這是今朝。低頭看地,地上有散落的瓦片,或陶或瓷,它告訴我,它是這塊土地上的年輪。看到它,我就會明白這塊土地的前世今生。我是個從小沒娘的獨生子,從小就關心我從哪里來,是誰生的。父親生怕我長大后迷失方向,抓住機會,念念不忘告訴何家的譜系和輩派,指明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所以我與生俱來愛好田野考古,就像鄉下的孩子愛盤泥巴。原來這景區分內外兩片呢。外片以前是灘頭,如今辟作今區,海邊有的是沉積巖,那巖呈黑色,紋理細,好刻好雕,當地又出能工巧匠,雕《水滸》中人物,還有《二十四孝》,成建造地豎得漫山遍野。來旅游的人們驚呼不已,拍照留念。對此我不會興奮。我沿著礫石鋪成的路,來到表演區。景區的表演團隊正在表演歌舞。那演員清一色傳統惠安女的裝扮,所演的節目都與惠安女生活感情相關。那舞臺設計真絕了,背景就是遼闊的大海。人說歷史上惠安女最漂亮,最勤勞賢惠。我知道那與感情生活有關,男人們出海打魚,或者飄洋過海做勞工,留在家鄉的女人,能不勤勞不賢惠嗎?她們日夜思念男人,楚楚動人,能不漂亮嗎?善良的中國人富于同情心,把所有的美德聚于惠安女一身,想來叫人心酸。唉,那時候海風陣陣吹,舞臺上歌舞陣陣,天幕上陽光閃爍,正是漲潮時候,排排巨浪朝岸邊涌來,那滋味,叫人心悸心動。我的胸中像潮水一樣涌上四句詩來:崇武新作舊城池,刺桐花盡花滿枝。惠安女子動歌舞,我來正是漲潮時。 這些都是復制品。我要看的是古城。我要到古城里面去看一看。我沿古城門入城,城門之內就是關帝廟,我知道崇武必與關羽有關。城是明代海防鎮邊囤兵之所。古城之內都是石頭屋子,屋與屋之間,巷子很窄。一個人走在石頭鋪的巷子里,我聽到鎮海將士血脈賁張的怦怦心跳和負重的呼吸。我知道他們把鮮血灑在海上岸上,把功績記在史書上,同時把他們的兒女繁育在這座古城里。這就是戰爭與死亡,創造與新生共同體。這時候我才明白那作為市花的刺桐為什么有花無葉,有葉無花,如此的鮮明和燦爛。 我爬到古城的城墻之上,尋覓。我分明看到原來的古城的墻是夯土所筑,那土是如血的紅土。我在城墻之上撿到兩個瓷碗底,這說明此地很早就有人居住。留心看那導景點導游圖,發現此地就有新石時期的遺址。兩個碗底邊緣圓潤光滑,那是被千百年海浪沖洗所至的。一個白釉,具有宋瓷的風格,一個青釉,具有明瓷特征。后來出城時,蔚藍教授又送我一個。她是個博學細心的人,知道我愛尋古。她送給我的碗底白釉,也是宋代風格。我很高興,因為我找到這座海邊石頭城的根,心里踏實。于是那天晚上坐船到海濱的船上飄搖的餐館里就餐,主人熱情,喝了很多酒。 唉,還是蔚藍教授總結得好:“出外采風好,莫看短短的幾天,但可以延伸記憶,幾天下來,相當于在家許多日子的收獲。”不是嗎?古人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記憶像金泊可以伸展,包裹珍貴的東西,讓其發光。 信是斯言。 大海 文/姚林寶 我生在長在杭嘉湖平原上,小時候沒有見過大海。家鄉給我的印象是水多、河多、橋多。我的童年除了抓魚捉蝦外,更喜歡在運河里洗澡,一泡就幾個時辰,并樂此不疲,那種對水的喜愛難以言表。有時候一邊游泳一邊在傻想,是不是大海比運河大得多,大海到底是怎么樣,如果有機會到海里洗洗澡游游泳,是多么爽啊!到外面世界闖一闖這種愿望和憧憬伴隨我成長。 成年后離開家鄉應征到部隊,在山西古交一帶當兵。干旱、風沙、缺雨、缺水、山多、高坡陡、溝深險壑、土地平脊與江南雨多、水多、潮濕、水網縱橫、水田成片、土地肥厚形成了天壤之別。南北氣候環境差異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長在什么地方適應在什么地方,除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有一年正值盛夏,部隊在紛河水庫下游野外施工,熱浪滾滾,炎熱難耐,灰頭土臉,汗流浹背,此刻如果到水里洗個澡多好啊!如果去碧波蕩漾清涼大海看看更美了。 1984年部隊大裁軍,鐵道兵兵改工集體轉業到地方,我在北方工作沒有幾年就調回了家鄉,離太湖咫尺。因此,節假日經常眺望湖面。那水天一色,波光粼粼,一艘艘揚帆的魚船悠悠地飄浮的畫面猶如仙境,美不勝收。便有個念頭時常在腦子里閃動:太湖比大海如何?思緒紛雜不由得想起一望無際的大海了。 隨著生活穩定和家庭旅游熱的興起,我們和眾多中國百姓家庭一樣悄然地加入旅行的行列。初始選擇旅行目的地,將目光鎖定在了海南三亞五日游。從上海虹橋機場坐飛機直接飛到海南三亞。當凌空俯視大地,心里更是異常激動和迫切,心中便油然而生起一股想象:藍藍的天,綠綠的樹,清清的水,軟軟的沙,浩浩蕩蕩的大海在前面等著…… 抵達海南三亞迎面撲來的是一股海洋的氣息,帶著一股海洋淡淡的咸味。異樣的味道有異樣感覺,興致特別高。酒店住宿登記好之后,天氣尚早,親朋好友建議,看海去。第一次近距離看大海,他比我想象中的大海不知道要大多少倍。腳踏在柔軟的沙灘,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海風迎面吹來,深呼吸,感覺到大海太壯觀了。有些激動、興奮、心急、好奇,一旦看到仰慕對方已久的真面目,如愿以償品嘗到甜蜜玉漿愛情之后,心里的愜意是多么美妙!導游告訴我,這里海灘不是最好的,的確海水有些渾濁,海灘不夠寥廓,沙子不夠潔白,游客寥寥無幾。 第二次來到的地方是風景如詩似畫的亞龍灣。白如雪的沙灘,清澈見底的海水,不停翻涌的海浪,游人如織,自由翱翔的海鷗,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碧海藍天,吹著溫柔的海風,此起彼伏激情的尖叫聲,都讓我震撼,瞠目結舌。的確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見那么美的大海,美的令人心醉,美的令人肅然起敬。當然,不肯放棄在海里游泳的機會,換上游泳衣下海嘗試,在海里游泳和河里游泳感覺是不一樣,進入了茫茫大海的懷抱,心里有些恐慌不踏實,身體好像被大海吞噬似的。短暫的不適應,這是一會兒的事。其實,暢游大海感覺很不錯的,細滑柔潤的沙,清涼的海水,咸咸的味道,慢慢浸透全身,閉目體驗,讓我感覺是世外桃源,有種白日做夢的感覺,同時伴隨著母親般的溫馨和親切,又像躺在媽媽的懷里似的。 此刻,我覺得兒時的愿望與夢想終于實現了,這一刻從童年等到了中年,從黑發到了白首。 >>>更多美文:好文章

如今圖書出版便捷,品種日益豐富,家里的書房總在不斷增添新書。面對各種裝幀精美的圖書,我卻總是忘不了很多年前的那段往事。 因為對書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愛,中學時代,我曾經瘋狂地自制“書籍”。 生活在農村,家里藏書極其有限。為了增加自己的“藏書量”,我只好自己動手“做”書。辦法有二:一是將剪報粘貼成“書”,二是手抄資料成“書”。 中學時代,我的課余時間都花在撿報紙上面。有些破損的報紙,保存不便,就取其精華,將有用的部分剪下來。時間一長,資料就多了,翻閱、查看便越來越不方便。這時,我便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它們“文以類聚”,粘貼成冊,像出“叢書”般。這些自己制作的孤本“書”,分生活類、文藝類、科技類等,五花八門,樣樣齊全。那幾年,這類“書”我幾乎堅持每月“出版”一冊,而且給它們編上了“統一書號”。為了使它們美觀些,在編排上可得費盡心機,才能做到每頁數篇文章剛好吻合成一個整體。我想,報社的工作人員也沒我辛苦,當時便很盼望著編輯同志能方便我剪報,盡量把每篇文章排得方正些。 與剪報“輯”書相比,手抄“制”書的經歷更值得我引以為豪。讀中學時,我有個不錯的閱讀習慣:借人家的報刊書籍,見到自認為有價值的,必抄錄之。起先因為沒有“出書”的預見,抄得很潦草。后來數量多了,感到很有必要按內容整理成冊,于是便越抄越工整,最后干脆將前頭不工整的幾冊重新抄錄一遍(稱為“再版”)。那時,正宗的教科書沒讀到多少,“雜牌”書刊倒是一冊接一冊地借閱,時間浪費不少,試卷上不考的“見識”也增長了不少。記得有一年寒假,從語文老師那里借得一部《唐宋詞鑒賞辭典》,如獲至寶,沒日沒夜地抄,連春節這天也不例外,二十來天假期過去,一千多首詞也被我一首不漏地抄完,還編為上、中、下三冊。開學還書時,右手中指已被鋼筆壓得起了厚繭。 讀初三那年,正值全國各地通俗文學刊物泛濫之際,我很不小心地迷上了武俠小說。年輕人果然有激情,讀得多了便想一試身手,筆名也取好了,就叫“全庸”(意思是比金庸還差著兩點)。嘗試著寫了幾章,困難就來了:自己不學武術,每逢小說中俠士過招時,場景描寫總是“活”不起來。咋辦?想出了一個笨法子:做筆記。大約兩年時間,我將數十部武俠小說中的武打場面描寫、歷史地理知識都抄了下來,每逢“寫作”卡殼時,便翻到其中一段模仿幾招。這樣一來,這所謂的“小說”還真“活”起來了,有關筆記也積累了十幾本。 大約四五年時間下來,我剪輯了二十多本鉛印的書,手抄本更是多達數十冊,所抄字數在百萬以上。后來讀大學中文系,有些同學驚詫于來自鄉野的我在文史知識方面頗有“博覽群書”的嫌疑,我將當年制書的經歷如實道來,聞者無不咂舌。 當然,讀大學后,書籍多了,也有條件買些書了,自制書籍的歷史便自然終止了。當年那些“書”,剪報本因為太粗糙,且已“書老紙黃”,我早已廢棄不用,后來干脆塞進老家的灶膛;手抄本則因為付出心血太多,至今仍珍藏在書箱。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看天空摘下白云, 問知音沒變情義。 喝好酒對說心事, 有明天寫好自己。 >>>更多美文:自創詩

春夏之交的時節,一個老鄉入城辦事,捎給我一竹籃烏溜溜的、從老家屋門前的桑樹上摘下來的水果——桑葚。懷著愉悅而迫切的心情,擷取一顆入口,輕輕一咬,汁液四流,入口即化,仔細品咂著,嘴里和心里都甜津津的,回味雋永,不期然地想起老家的桑樹。 桑樹是我小時候種的。彼年春天,跟母親走親戚,見親戚屋門前有棵桑樹,碩果累累,惹人喜愛,便問可有樹苗供應,親戚說,只需砍下桑樹的樹枝,摘掉葉子,插進泥土里,隔三差五澆澆水,桑樹立可成活。臨走時,親戚砍下一根一尺多長的樹枝,削掉枝葉,送給我作為樹種。回來懷著虔誠,鄭重地插種在屋門前的一塊坡地上,隨便澆上一點水,便算大功告成。 一天放學回來,突然想起幾天前插種的桑樹,心想壞了,這幾天艷陽高照,它肯定被太陽曬成干木柴了。懷著忐忑而歉疚的心情,趕緊前往探個究竟,卻驚喜地發現,樹枝的末梢居然冒出一點米粒大小的嫩葉。原來,它依靠那點濕土作為滋養,頑強地扎根厚土,長出生命的莖須和新葉。此后,堅持每天澆水,假以時日,枝椏上綻出的新葉如傍晚時分的星星,越來越多,一天一個樣。往后的日子里,春風吹拂著,春雨沐浴著它,夏陽關照著它,秋露親吻著它,冬霜考驗著它。一年時間過去了,一根不起眼的小樹枝像變魔術似的,實現華麗變身,出落成兩尺多高的菁菁果樹,枝繁葉茂,斜枝四逸,如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淑女,碧綠的葉子一片片精神抖擻。 翌年春天,小小的桑樹結果了,雖然不多,只有零星的幾顆,錯落地分布于冗葉之間,于我卻是莫大的安慰。春分前后,果實次第成熟,令人饞涎欲滴。隨便摘下熟透的一顆,聞之有股淡淡的清香,不覺食欲大開。放到唇舌之間,輕咬一口,初時感覺微酸,舌尖一麻,隨即果肉的香味溢滿整個口腔。 桑樹一年年茁壯成長,果實一年比一年豐碩,每當果實成熟時,我們都會大方地送給鄰居們一些,哪怕哪個路過的鄰居不曾征求我們的意見,摘幾顆嘗嘗鮮,我們也不會介意。桑果固然可口,卻不可多食,否則會覺得牙酸,連豆腐都咬不動。 參加工作以后,每逢桑果成熟,家里人都會委托進城辦事的鄉親捎給我幾斤。每次品嘗桑果,聊慰思鄉之情之余,感慨系之。小小一截樹枝,不擇地,不挑時,扎根一方瘠土,僅憑借著微薄的養分,潛滋暗長,置身于烈日的烤曬與狂風的肆虐之中,從此傲然挺立于天地間,為人們奉獻出甘甜的碩果。這種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精神,正如入城務工的農民工兄弟,何其偉大,令人景仰! 又是一年豐收季,品嘗著家鄉的桑果,我仿佛看見,一顆顆桑果搖曳著鄉愁,散發著誘人的芬芳,仿佛向遠方的游子發出無聲的問候…… >>>更多美文:情感散文

 


新竹綠色能源認證機構 台北碳排放量輔導 符合半導體設備安全要求的碳足跡檢驗公司桃園減碳標章查證 新竹減碳標章認證 推薦針對ISO 14067碳足跡標章輔導驗證單位桃園碳排放量認證機構 高雄減碳標章規範認證 推薦讓您快速取得碳足跡驗證標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64tuh43c 的頭像
    g64tuh43c

    張幸志的評價推薦清單

    g64tuh43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